当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华盛顿时,他的步伐少了些往日的狂妄,多了几分沉思。 几天前,他还扬言对普京“不会手软”, 可离开峰会时,那些强硬的语调已经悄然抹平。 普京原本的飞行计划并不包括多余的停留,却突然打了一个“情感”牌, 在一座名为“阿勒斯坦英雄”的纪念碑前献上花束, 一个单膝跪地、一个沉思的表情,几乎让全世界的镜头一齐对准了他,这显然不是一次临时起意。
这里承载的是俄罗斯的历史记忆,普京的一张冷静面孔背后,传递的无非是一条清晰的信息:无论与谁对话,俄罗斯的强硬底线和民族感情至高无上,随后,他的战机腾空而起,飞行目标明确,阿拉斯加,这是前苏联曾对抗美国的战略要地。
而美国似乎早就准备了一个“热烈的欢迎仪式”,当普京一脚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,迎接他的表面上是铺展的红毯,实际则是武器秀开场: 一架B-2战略轰炸机,带着四架隐形F-35,从天空呼啸而过, 地面上则是同样隐形的F-22战斗机一字排开。
这赤裸裸的震慑已经不能更明显了,美国人要的就是向普京展示“这张牌我们握得住”,红毯是表面的礼仪,头顶的战机才是他们真正想传递的语言,但普京会感到慌张吗?他冷静走向前方炒股开户公司,与迎接他的人握手,从动作到表情丝毫没有破绽。
而接下来,他的一句话显然是有所预谋:“与美国对话,应该理解我们是邻居,”他在记者群前用了“邻居”这个词,有意无意地把特朗普和他的美国拉进了一个更“亲近”的层次,但仔细品味,“邻居”的潜台词是什么?它可以是合作,也可以是竞争,甚至可能是警告。 两人见面前,气氛据说都阴沉得能拧出水来,之前各怀鬼胎的言论多得像新闻联播,特朗普一直拿俄罗斯的“边界问题”和“乌克兰议题”说事,而普京则话语简短,完全没有刻意去讨好白宫的意思, 然而几小时后,发布会现场的画风陡然逆转,特朗普开始“软化”。
他在记者面前笑得心虚又带点无奈,主动提到这次会谈“成果丰硕”,还暗示希望尽快再次与普京见面,这和峰会前宣扬的“强硬姿态”简直是两个人,而此时的普京,则顺势接话,把他的“邻居”论调发挥得更直接:“下一次我们也许能在莫斯科再会面”。 说这句话时,普京总带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淡然笑容,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,但实质性成果呢?没有,什么都没有, 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早早跳了出来,明确表态 :任何事关乌克兰的国际谈判必须由乌克兰参与,并且领土完整是不容触碰的底线。
这无疑给美俄双方直接浇了一盆冷水,只不过这种直言,显然仍无法改变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角力的实质,所有的对话、表态、军机秀、献花动作,拼凑起来不过是大国交锋的复杂拼图而已,终局?还远远未到,双方谁也不甘于在镜头里示弱。 特朗普大概没想到的是,当他返回华盛顿,迎接他的不是赞扬,而是接连不断的国内责难,那些曾力挺他的右翼声音,开始质疑为何他对普京的态度出现“放软”。
有人怀疑这是战略让步,有人嘲讽这是“个人崇拜”作祟,但无论如何,这一切都在提醒特朗普炒股开户公司,对普京“下手轻了”,不过,美国国内的事对普京来说显然不关心,他的关注点早已跳跃到全球。 美国的B-2轰炸机有没有让普京害怕?俄罗斯的献花仪式又是否真能唤起对立双方的敬意? 读者们可以踊跃评论区留言,写出自己观点呦!! 参考资料 普京与特朗普联合记者会未答记者提问,克宫解释:双方陈述已然详尽 环球网2025-08-1611:13北京
特朗普和普京实现各自目标,但美俄关系尚未实质性改变 澎湃新闻2025-08-1614:56
旗开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